當前位置:

陜西擁有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多重優勢


我省科教實力雄厚,擁有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多重優勢。以高校為代表的研究中心,為我省發展大數據產業,提供了技術保障。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智能感知與計算協同創新中心”。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牽頭“大數據智能感知與計算協同創新中心”,在大數據的智能計算及機器學習等方面承擔了一批國家高水平的科研任務,有面向基礎領域培育立項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3個、973子項2項、國防重點預研項目10余項。經過兩年多建設和發展,中心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運行保障制度,實現了創新資源的有效聚集,凝聚了115名科技創新人才和企業技術骨干。在大數據的智能計算及機器學習等共性基礎技術方面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為大數據智能感知與計算技術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獎1-2項,發表SCI論文100-120篇,申請發明專利100-120項。

同時,中心完成面向大數據智能感知與計算領域本、碩、博一體化培養的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大數據智能感知與計算領域培養未來的領軍人物和高端技術人才。

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大數據應用與管理研究中心”。2013年8月,西安交大管理學院與陜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聯合成立了“大數據應用與管理研究中心”。聯合研究中心的研究目標是以面向大數據和管理、數據質量及其分析應用方面的前沿技術、關鍵技術創新研究為主,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它將憑借世界一流研究學者,包括1-3位“專家,以建成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大數據分析研究中心。

聯合研究中心預期目標包括在知識產權申請方面,在研發過程中形成本領域的發明和軟件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在培養人才基地方面以培養高端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復合型技術科研人才、培養應用型技術產品研發人員;在博士后創新基地方面,陜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加掛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后創新基地牌子,進基地博士后在聯合研究中心開展工作。陜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為創新基地博士后提供相關的研究項目和額外的經費支持。

西安郵電大學陜西省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陜西省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是西安郵電大學經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委托建設,于2013年5月份正式掛牌。中心將科研與應用高度契合在一起,作為所有的電子政務的中心節點,將陜西省駐西安的所有的廳、局、委的機房全部集中在一個數據中心內,實現資源的有效管理和統一調配。與傳統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不同,陜西省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以解決陜西省當前信息化問題的高性能計算應用開發為目標,作為陜西省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心遵循陜西省信息化頂層設計“以需求為主導,以應用為目的”的方針,一切科研和實施工作均以服務陜西3800萬居民為根本目標,為陜西省電子政務、駐陜企業、農村信息化等多方面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

研究中心成立以來的主要成果包括與國防科大、廣州超算中心合作,利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實施了實時金融資產風險量化;為支持涉及國家安全的信息加解密需求,中心開發了自主的高性能隨機數產生器庫,成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隨機性與產生效率最高的實現;與海華電子企業(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天河二號”開發基于自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智能交通系統,為國產自主北斗系統順利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來源:《陜西日報》2014年3月21日